“我觉得人类其实挺渺小的,人类的寿命很短暂,在大自然这样一个时空格局中,我们应该非常轻柔地接触自然,非常谦和地建造,不要那么狂妄 。”
李保峰教授工作室微信
李保峰是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、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院长、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《新建筑》杂志社社长
我们与当地政府共同规划设计了中国土家泛博物馆,意在整合龙潭河畔的 9 个土家村寨,使得土家族农民的生产、生活及农业景观均成为博物馆的活态展示内容。目前竣工的项目有游客中心、摩霄楼和墨客桥。
Tourist Centre 游客中心
Ⓒ ZHAO Yilong
相传土家族3000年前为上古巴人后裔, 战国时为楚人,秦灭楚,部分楚人因避秦而遁入深山,于是便有了《桃花源记》所载之武陵人和延绵数百平方公里的桃花源,之后更是演化出了沈从文笔下的好山、好水、吊脚楼以及由此而孕育出的朴实而智慧的土家儿女。
Sky-touch Tower 摩霄楼
Ⓒ ZHAO Yilong
Sky-touch Tower 摩霄楼
Ⓒ ZHAO Yilong
1980年代,中国出现人口迁徙的可能,深山中的农民开始离乡进城打工,农村青壮年以常年离家为代价赚取了比原来务农更高的收入,但却导致家乡出现一系列问题。我们与当地政府共同提出乡村“活化”的概念,并规划设计了中国土家泛博物馆,意在整合龙潭河畔的 9 个土家村寨,使得土家族农民的生产、生活及农业景观均成为博物馆的活态展示内容,将旅游与有机观光农业相整合,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村参与新农村建设,在发展旅游的同时,挽救当地衰落的农业及传统文化,重建良性的农村社会及自然生态。目前竣工的项目有游客中心、摩宵楼和墨客桥。这些新建筑一建成立即成为乡村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,吸引了大量村民与游客。
游客中心建筑整体采用现代木结构建设,整合了“土家吊脚楼”及“刀背梁”等土家传统建筑符号,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的融合。摩霄楼楼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建筑外部如展翼的飞檐则采用当代胶合木,既彰显当代精神,也体现对土家族木构传统的致意。墨客桥位于龙潭河上,桥梁全长78米,桥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拱券,上部结构为当代胶合木,屋面设置了5级高低错落,以小青瓦饰面,力求与周边环境产生适度的张力
Literati Bridge 墨客桥
Ⓒ ZHAO Yilong
查看完整图库
All images Ⓒ ZHAO Yilong
項目信息
项目地点
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
年份
2021年
状态
完成
项目
混合功能
建筑设计
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
武汉和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
武汉林榔木工程公司
李保峰、朱薛景、羊青元、朱发文、杨鹏鹏、黄晶、何炼、申发亮、
张效房等